一、现在离婚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分割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①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在分割财产时享有平等的权利,平均分配共同财产。
②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在分割财产时,要考虑子女和女方的利益,给予适当的照顾。比如,在分配房产等价值较大的财产时,可能会倾向于将房产判给抚养子女的一方或女方。
③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如重婚、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份额。
④协商原则: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财产的分割方式,如果能够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会尊重双方的意愿。
在实际分割时,通常会先确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然后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分割。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等,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二、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在法律上如何处理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首先要认定债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一般来说,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如双方共同签字或一方事后追认;以及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属共同债务。
对于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足以清偿的,直接用共同财产清偿;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若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同
三、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如何分担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依据《民法典》规定,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若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以及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
需注意,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通常不属共同债务,但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若一方承担了超出自己份额的债务,有权向另一方追偿。
在了解了离婚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分割之后,你可能还想知道后续一系列相关问题。比如,财产分割后,如何保障财产的实际交付与变更登记顺利进行?又或者,若一方对财产分割结果不满意,是否还有再次争取的可能?这些都与离婚财产分割紧密相关。离婚涉及的法律问题错综复杂,若你在财产分割及相关事宜上仍有疑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全面的解答,帮你明晰权利与义务,妥善处理离婚财产分割等问题,为你的权益保驾护航。
电话
微信扫一扫